計畫要寫所有「可能有用」的技術指標的回測文,但要完成這個目的,需要先有合適的工具,算是個簡單然後沒幾篇文章的系列文來介紹這些工具吧
- 首先要能取得股價:請參考【如何使用Python取得歷史股價,簡介yfinance、ffn、FinMind】
- 要回測技術指標,當然要能產生取得技術指標:請參考【如何使用Python產生技術指標?TA-Lib簡易教學】
然後有了股價、技術指標,再來就是回測工具了...
計畫要寫所有「可能有用」的技術指標的回測文,但要完成這個目的,需要先有合適的工具,算是個簡單然後沒幾篇文章的系列文來介紹這些工具吧
然後有了股價、技術指標,再來就是回測工具了...
這是一篇系列文,目的在追蹤 Saul 的持股和統計績效,統計時間為 2023-01,預計整理到 Saul 不再公佈持股為止
總覽頁: 連結
Saul 討論區: Saul’s Investing Discussions,帳號為 SaulR80683
英文好一點的,建議也可以直接看原文
常常聽到一些朋友問,美股大盤 ETF 那麼多,差別到底在哪?有在看這個 blog 的文章的朋友,應該都認識 SPY 這支 ETF,所以就應該直接買 SPY 就對了嗎? 這篇文章簡單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五支美股大盤 ETF: SPY、IVV、VOO、VTI、ITOT,並對此做了一下簡單的績效回測
這是一篇系列文,目的在追蹤 Saul 的持股和統計績效,統計時間為 2022-12,預計整理到 Saul 不再公佈持股為止
總覽頁: 連結
Saul 討論區: Saul’s Investing Discussions,帳號為 SaulR80683
英文好一點的,建議也可以直接看原文
半年前有寫過【2022 上半年投資市場報酬率回顧整理】,當時 S&P500、Nasdaq 已經創下 20 年上半年最差的報酬率,就用這篇文章來回顧 2022 的整年表現吧
以下資料來源為 yahoo finance,指數用的是原始資料,ETF 取的是還原權值
回測時間 (1972 ~ 2022),X軸為日期,Y軸為報酬,紅線為今年資料,上半年時紅線在最下方,下半年報酬率持平,雖然沒在最下方了,但表現仍不理想
相信很多人都修過投資學,或者在開始進入投資市場時學過複利,最常看到的說法就是時間是複利的好朋友
、投資要趁早,同樣的本金,早投資給幾年就會...
,之類的說法
先用自己網站上的【複利計算機-包含定期定額】,看一下 10% 的報酬率,投資 30 年會有什麼的結果
看似很美好,但真的進入投資市場後,發現好像不是那麼回事,理論和實務上到底有多少差距?造成的原因是什麼?還是我們念的理論根本上有問題?
看過【網站開張】 應該知道這個網站的成立是個意外,然後在半年前寫了網站成立的第一篇閒聊文【網站上線半年隨便聊聊】, 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年了,基本上這一年其實還蠻混的,看文章產量就知道,看了一下我的 TodoList 還有 2X 篇文章應寫未寫, 但既然滿一年了,還是來統計一下這個網站的數據,再想想下一步要怎麼走吧..
這是一篇系列文,目的在追蹤 Saul 的持股和統計績效,統計時間為 2022-11,預計整理到 Saul 不再公佈持股為止
總覽頁: 連結
Saul 討論區: Saul’s Investing Discussions,帳號為 SaulR80683
英文好一點的,建議也可以直接看原文
相信一般投資人都聽過「恐慌指數」這個詞,但這個指數怎麼解讀卻眾說紛紜,恐慌指數原名是 VIX 指數(Volatility Index),這篇文章會簡單介紹 VIX 指數,然後針對追蹤 VIX 指數的 ETF:VIXY 進行回測
簡單的說,我想要的資料只有日線,包括收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、交易量、未平倉量,然後我希望一天只有一筆資料,台指期正常來說近月會是主要交易標的,所以就是只要近月資料
但是網路上光是台指期的資料就不好找了,而且找到的通常是一整包然後包含一堆幾乎沒有交易量的標的,所以就直接寫支程式來捉資料,有同樣需求的人就自行取用吧